肩膀痛刮痧有用吗 肩膀痛刮痧有用吗吗
现在许多人的办公依赖于电脑等工具,而长时间坐着工作很容易出现肩膀痛等症状,而刮痧是一种物理治疗的方式那么肩膀痛刮痧有用吗?要怎么刮呢?
肩膀痛刮痧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有限。
肩膀痛多是由于久坐、受凉、长期保持一种姿势等所致,也可能是肩膀关节和肌肉慢性劳损导致的肩周炎疼痛,刮痧属于物理治疗,能够活血祛湿、通络止痛,对于缓解肩膀痛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有限,因此想要完全治愈,单纯依靠刮痧是不够的。
1.肩周炎选足少阳胆经的肩井穴和手太阳小肠经的天宗、肩贞穴,可通络止痛;
2.选手阳明大肠经的曲池穴,可祛湿;
3.选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魄户、膏肓、譩譆穴、膈关穴,可化瘀通络;
4.选手太阴肺经的中府穴,可疏瘀通阻。
沿颈肩部肌肉走行,自上而下由天柱穴刮拭至中府穴,重点加强天柱、肩井、中府穴的刮拭。
用刮痧板的圆角点按或刮拭曲池穴。
沿背部正中线,自上而下刮拭两侧肩胛及足太阳膀胱经,重点加强魄户、膏肓、譩譆穴、膈关穴的刮拭。
1.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先在刮痧治疗前拍X线片,以排除骨关节本身病变。
2.因骨折或脱位而继发的冻结肩,须经复位或骨折愈合后,方可进行刮痧治疗。
3.要注意局部保暖,防止受凉,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4.治疗期间须配合适当的肩部功能锻炼并遵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原则。
5.在进行刮治时,可适当地嘱其进行肩膀活动,以通经气。
平时可以选择进行一些辅助性的上肢(肩部)锻炼活动,但强度不宜过大,应循序渐进,以免造成肌肉拉伤。
(1)手指爬墙——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2)体后拉手——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3)后伸摸棘——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4)梳头动作——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5)头枕双手——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6)旋肩动作——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划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
注意:以上6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
肩膀痛刮痧建议使用红花油、活络油等作为刮痧介质。
刮痧之所以要采用介质,主要是因为刮痧板直接接触皮肤,过大的摩擦力会刮伤皮肤,而使用刮痧油、水等介质,可以起润滑的作用。而肩膀痛时刮痧,主要是为了通络止痛、活血化瘀、缓解肌肉疲劳,而使用红花油或者活络油作为刮痧油,能够增强刮痧的效果。
直接在结节上刮痧并不能吧结节刮没的。
人体的结节有很多种,长结节的原因也很复杂,有些是皮肤病,有些是内分泌原因的小肿瘤,有些是炎症引起的疖子。而无论是那种情况引起的结节,都是不建议直接采用外力去刺激结节的,以免造成结节溃烂、感染、扩散、恶变等,在结节上进行刮痧更是要避免的。
但是有些情况,刮痧对于结节也是有辅助治疗的效果的。如乳腺结节,中医认为乳腺结节是情怀不畅、肝气阻塞引起的,在背部对应乳房的位置刮痧,疏肝理气、打通瘀滞,经络气血一通,乳腺结节症状就会有所好转。
刮痧之后皮肤痒并不是排毒的表现。
刮痧是使用特定材质的刮痧板,在身体的特定穴位,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痧,达到活血透痧、驱邪排毒的功效。而出痧其实是皮肤表层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渗透到局部组织,才能够疏通瘀滞、调理身体平衡。
由于刮痧会导致皮肤表层的损伤,所以在刮痧之后会感到刮痧部位火辣辣的,有些刺痛、刺痒的感觉,这都是正常的情况,不能作为在排毒的依据。
刮痧疗法尽管可以用于多种病症治疗,但它也有慎用症和禁忌证。
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忌用本法治疗或慎用本法治疗。如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过敏性紫癜症、白血病等,不宜用泻法刮疗,宜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手法刮疗。
2.凡危重病症,如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等,应立即住院观察治疗。如果没有其他办法,可用本法进行暂时地急救,以争取时间和治疗机会。
3.新发生的骨折患部不宜刮痧,须待骨折愈合后方可在患部刮痧。外科手术疤痕处亦应在两个月以后方可进行刮痧。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疤痕部位慎刮。
4.传染性皮肤病:如疖肿、痈疮、瘢痕、溃烂、性传染性皮肤病及皮肤上不明原因的包块等,不宜直接在病灶部位刮拭。
5.年老体弱者、空腹及妊娠妇女的腹部、妇女经期下腹部,女性面部忌用大面积泻法刮拭。
6.对刮痧恐惧或过敏者,忌用本法。
7.孕妇、妇女经期,禁刮下腹部及三阴交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穴位。且刮拭手法宜轻,用补法。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生活百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baike#shb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