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星座解梦

孕妇梦见下雪是胎梦吗 梦见下雪是不是胎梦

时间: 2023-04-08 03:03:02

孕妇梦见下雪是胎梦吗 梦见下雪是不是胎梦

32年后,“打拐妈妈”李静芝找到的第30个孩子,终于是自己的儿子。
李静芝幸运地“上岸”了。而更多寻子家长,依然挣扎在这片看不见尽头的茫茫大海里。孩子,是他们无法放弃的希望。

记者|吴淑斌


编辑|贾冬婷

“上岸”

冬天的西安大唐芙蓉园里,李静芝拉着儿子嘉嘉的手跑到戏楼前广场,坐到秋千上,双手抓着秋千带轻轻晃荡,不断调整姿势,指挥儿子拍照:“左边,右边,你蹲下一点点嘛!”嘉嘉对所有要求都耐心照办,偶尔发出一些调侃,“这张简直是古代仕女图!”引得李静芝像个小女孩一样大笑。自拍合影时,母子俩歪着头,抵到一起,嘉嘉的侧脸贴着李静芝的头发。

母子两人几乎形影不离。李静芝60岁,嘉嘉34岁,在外人眼里,他们有着这个年纪不同寻常的亲昵。李静芝总是叫儿子小名“嘉嘉”,或是在朋友圈里喊他“嘉宝”。走在街上时,李静芝习惯双手环着嘉嘉的胳膊,或是由儿子搂着自己的肩膀。

嘉嘉是李静芝历经32年失而复得的儿子。这份母子间的日常相处,李静芝已经等了太久。1988年,只有两岁八个月大的嘉嘉在西安街头被人抱走,从此失去了音讯。从此,李静芝的人生仿佛被按下了循环键,一次次重燃希望,一次次又复归失望。她只能在虚幻中做母亲,心里幻想着儿子不同年纪时的身高、长相和生活习惯。一直到2020年5月,嘉嘉终于找回来了,循环键才松开,李静芝重新有了做母亲的实感。

李静芝和儿子嘉嘉在西安城墙游玩(缓山 摄)

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救生圈,终于上岸,李静芝迫不及待地大口呼吸着曾经稀缺的空气。她在心里偷偷地把儿子想象成孩童,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生活细节。嘉嘉以前在四川长大,李静芝有意多点酸菜鱼、酥肉等四川口味的菜,夹到儿子的碗里。内心里,她迫切地想弥补母子俩被偷走的32年时光,想要把浓缩了那么久的爱倾力给出。

单从外形上,很难看出李静芝今年已经60岁了。第一次和本刊记者见面时,她穿一件修身的黑色呢子外套,黑色小脚裤,扎一条浅灰色丝巾,抹着水红色的口红。平时外出,她习惯像年轻人一样,背着小巧的黑色双肩包,戴一顶贝雷帽,骑共享单车。即使是对已经生活了几十年的西安城,她似乎仍充满好奇。她被街边一间眼生的商店吸引,迈进店里,长时间地端详里面卖的一套玻璃杯,和我讨论是否适合用来冲咖啡。

李静芝告诉本刊,过去的32年里,自己在同事朋友面前极力维持体面,但“心总是揪着的”,没法完全舒展开。即使脸上挂着笑,也常被说成是“皮笑肉不笑”。如今,她的生活似乎重新回到了28岁,儿子还未丢失的那个年纪。

她和儿子开玩笑:“你缩回3岁那么大好吗?”嘉嘉也夸张地回答一声:“好啊!”嘉嘉高高瘦瘦,戴一副黑框眼镜,说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和外人自我介绍时会称大名。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和人说话时总是在笑。摄影镜头对着母子俩,李静芝从身后抱着嘉嘉,把头靠在他背上合影。嘉嘉微微笑着,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刚找到嘉嘉时,李静芝和儿子的接近有些小心翼翼,从往事、习惯聊起,试探着寻找双方对话时的“尺度”。这种疏离很快消解了。嘉嘉跑步时晃动的姿势,睡觉时手里总得攥着东西,许多的细节让李静芝恍然觉得,他还是那个两岁多的小孩。母子俩性格像,总爱开玩笑,午饭时间,嘉嘉外出回家后,坐在客厅的李静芝故意问他:“你来找谁啊?”嘉嘉看了母亲一眼,一本正经地回答:“来找一个大美女。”

过去的半年里,从广州到青海再到北京,母子俩踏足了七八个城市。定路线、订酒店、查防疫政策,旅途中再繁琐的事情,都能让李静芝感受到“旅行的意义”。在她的微博里,有一张图被网友称作“2020年最温馨的照片”。那是去年10月,母子俩在青海西宁的塔尔寺游玩时,赶上了西宁的第一场雪,李静芝一时兴起,和儿子打起雪仗。照片里,儿子嘉嘉大笑着跑在前头,李静芝抿着嘴使劲儿,抬起的右手上握着一个雪球,准备朝前掷。

以前,李静芝的微博名是“李静芝寻爱子嘉嘉”,简介中写着,“我是为了找回自己的骨肉不能放弃的母亲”。现在她的微博已经改成了“李静芝的嘉嘉找到了”,“打拐妈妈找到第30个孩子是自己的儿子”。

1988年10月17日

在李静芝家的客厅里,摆放着一辆蓝色小三轮车,车身被擦得锃亮。那是嘉嘉小时候骑过的车子,李静芝特地拿出来,想增加儿子对家的亲切感。

嘉嘉丢失时只有两岁多,虽然没有记忆,潜意识里仍知道家中有许多玩具。刚被带到四川农村的养父母家里时,他还用泥巴捏出过玩具车的形状。那个年代见过汽车的人很少,身边的孩子们都不知道嘉嘉做出的“怪东西”是什么。

上世纪80年代,正是计划生育最严格的时期,李静芝和丈夫都在国企工作,嘉嘉是他们唯一的孩子。她对嘉嘉倾注了许多心血,怀孕时,她总听英语和古典音乐,觉得这样的胎教能让宝宝更聪明。

1988年10月17日——李静芝无数次脱口而出这串长长的日期。那是儿子丢失的日子。那天是阴天,下着小雨。早晨她急着出差,儿子抱着她的脖子不撒手,哭闹着要妈妈。李静芝把儿子抱到丈夫自行车的后座上,跑回屋里拿了一顶儿子最喜欢的大檐帽给他戴上,安慰他,“嘉嘉是解放军,不能哭了”。嘉嘉乖巧,安静下来,由爸爸骑车送去了幼儿园。

这是儿子留给李静芝最后的画面。每次回忆到这里,李静芝都会控制不住地哭起来。30多年里,每到阴雨天,儿子坐在自行车上远去的小小背影就浮现在她眼前。

得知儿子丢失已经是三天后,李静芝在陕北出差途中,接到单位发来的电报,只有六个字,“家有急事,速归”。她从单位领导口中得知,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孩子嚷嚷着口渴,嘉嘉爸爸毛振平带他进了大街上一家小酒店,给儿子讨水喝。水太烫,毛振平走进后厨拿杯子,只离开两分钟,嘉嘉就不见了。起初,毛振平在西安街头来回寻找,他本以为孩子可能会被送到派出所或者福利院,没有想过事情会如此严重。

李静芝的大脑一片空白,不记得自己如何回到家。有知觉时,已经躺在了床上。窗台的铁丝上还挂着嘉嘉换洗的衣服,地上散落着早晨来不及收拾的玩具和童鞋。但孩子没有了。李静芝哭着抓住丈夫的衣领猛晃:“把我的孩子还给我!”

嘉嘉走失五年后,李静芝和毛振平无法再面对一个没有孩子的家,分手了,各自寻找孩子。

《亲爱的》剧照

这么多年,毛振平始终沉浸在弄丢孩子的自责里。嘉嘉失踪后的第一个春节,孩子的爷爷在饭桌上空出一个位置,摆上了一副碗筷。这一幕让毛振平“悲痛万分”,他的家中自此再也没有过过春节。30多年里,不管换了几次手机,毛振平始终保留着嘉嘉小时候的照片。

孩子刚丢失的那几天,李静芝甚至产生了幻听,不管坐着还是躺着,总觉得嘉嘉站在门外,哭喊着“妈妈”。有时,她半夜突然惊醒,冲到客厅猛地打开门,又对着空荡荡的楼道大哭。她记得与儿子相处的许多细节,总爱在不同场合讲起,一岁时给嘉嘉断奶,只一个晚上,孩子就断了。有一次,嘉嘉捣乱,李静芝严厉地呵斥了他,儿子马上拿起桌上的耳机放到李静芝的耳边,奶声奶气地说:“妈妈你听音乐吗?”

1988年10月17日像一道分水岭,她的人生从此“彻底颠覆了”,过去的快乐和平静都随着孩子的离开而消失。从此,有两个日子是全家人绝口不提的,一个是元宵节,嘉嘉的生日,另一个日子是母亲节。

持久战

李静芝至今保留着许多1988年印刷的寻人启事,一张A3大小的薄稿纸上印着8个孩子的信息。那是她拉起来的“陕西爱子寻找联合会”,里面的家长和李静芝一样,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丢失了孩子。但许多人没有李静芝一样的幸运,二三十年过去了,他们仍奔走在漫漫寻子路上。

嘉嘉丢失的前几年,李静芝特别着急,想尽快把儿子找到,让他上个好学校。她印了几万份寻人启事,张贴到陕西省几十个县城。上面印着孩子的大头照,特征是“皮肤白净,单眼皮,脑后正中有一真旋,右侧有一假旋”。她还找到了西安当地的电视台,播寻人广告。主持人会把寻人启事念一遍,再配上嘉嘉的照片。连播五天的价格是800元,那时候李静芝一个月的工资不到100元。

《失孤》剧照

从电视台出来时,李静芝迎面碰上另一对家长,询问她去电视台的路线,他们也想要登寻人广告。“原来不是我家丢了孩子而已。”李静芝留下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叮嘱着“信息互通”。她开始留意电线杆上贴着的寻人启事,把寻子家长联系起来。电视寻人广告效果明显,有时一天内李静芝能收到几十条线索,她筛选一遍,再传递给其他父母。

这个联合会从最初的两户拓展到了50户,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李静芝是线索最多的人,而且她上过大学,谈吐有逻辑,字正腔圆,成了联合会里的“大姐”。他们常常聚在李静芝家的客厅里,讨论着身边丢孩子、找孩子的故事,也常在一张纸上印八九个孩子的寻人信息,或是结伴外出找孩子,节约一些费用。

声势最大的一次行动,是50户人家“包省”寻人,每两户人家负责一个省,印上十几万份寻人启事,给各个县城的邮局、妇联寄过去。贾正朝和张会侠是最早加入李静芝“联盟”的家庭,他们的儿子也在1988年丢失,当时一个4岁,一个3岁。他们负责给河南省邮寄,单单是写信封,就花费了一天时间。那一次,家长们收回了不少线索,整理后又分头出发。两户人家跑一个省,到各个村子把线索里的孩子看了一遍,记下特征,回来重新开会讨论。

在那个没有手机、照相机和电话都不发达的年代,这种耗时费力的方法看起来有些笨拙,但已经是高效率的方式。许多时候,父母们只能独自骑着自行车,漫无目的地拿着寻人启事在路上问人。他们珍惜每一个得到的线索,即使只是一句“他家好像来了个一样大的孩子”。

《亲爱的》剧照

嘉嘉丢失的前几年,李静芝同样对每个线索都抱着特别大的希望。“这个应该就是了!”去核实前,李静芝会买好玩具、零食和衣服,坐上一夜的绿皮火车,到当地看孩子。

李静芝曾经离儿子非常近。嘉嘉丢了三四个月的时候,一个匿名的电话打到家里,电话里的人告诉她,在200多公里外的某个村子里,有一户人家的孩子和嘉嘉特别像。买一个孩子是瞒不住村里人的,但全村会对外死死把守着秘密。偶尔有好心人可怜李静芝,悄悄给她打电话提供线索,全是匿名。电话里的特征和嘉嘉太像了,李静芝很快动身,到村子时已经是晚上7点,她担心村里人还没有休息,不敢贸然进村。

她有经验。之前她在一个村里看“疑似”孩子时,被养母带着30个村民围住。养母冲上前推搡她,骂她是要来抢孩子的骗子,冲上来撕扯她的头发。幸好,李静芝认得围观人群里村支书的妻子,一把拽住她,“帮我,我要是出事了,你和你丈夫也跑不掉”。她才得以脱身。

一直到晚上10点,村里灯光渐渐灭了,她才摸索着敲开电话里说的那户人家。她的心跳到了嗓子眼,双手紧紧握拳。开门的是一个女人,李静芝把孩子的照片拿出来,“你家是不是有这样一个孩子?”,女人盯了照片几秒,“是”。这个字砸进李静芝的耳朵里,她激动得不行,一把抓住女人的肩膀:“孩子呢?孩子呢?”女人说,她只是房东,孩子被两个房客带去西安了,已经走了两天。

《亲爱的》剧照

李静芝一下子泄了气。在她觉得下一秒就要把儿子拥入怀里时,儿子又丢了。来不及懊恼,她连夜折回西安,夜里3点多敲开了朋友家的门。“你快起来!这次肯定是我儿子!”天蒙蒙亮时,他们终于找到了女房东说的另一栋房子,但抱着孩子的房客前一天又动身去了安康市。凭着一个不确定的房客姓名,李静芝再次和朋友开车赶往安康。翻越秦岭时,山上已经下雪了,司机没有带防滑链,不敢再往前开。李静芝哭着恳求:“哪怕开慢一点,只要往前走,不要停就行。”在安康,她把市里的小旅馆挨个问了个遍,打听到了女房客的身份证信息。她又冲到汉中,找到女人的家属。家属说,女房客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了,只知道老家在四川。

线索完全断了。连续折腾了几天,李静芝几乎不眠不休,精神状态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同事和司机不敢再找下去,“怕连你也带不回去了”。回到西安后,母亲马上把她送进医院,那时候她的血压只有40多。

李静芝走过的路,寻子的家长们一样走过。张会侠曾和丈夫两次赶到河南南阳,都扑了个空。第一次,对方推说孩子不在。第二次,孩子被“换了”,她见到一个和描述里完全不同的娃。贾正朝的妻子几次在村里看孩子时,遇上大雨,卡车寸步难行,她和同行的大姐下车,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雨中用稻草给车铺路。

那次出院后,李静芝意识到,寻子可能是一场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持久战”。生活垮了,孩子就再也找不到了。时间越久,李静芝的心态越平和,“孩子已经二三十岁了,我已经不想改变他的生活状态。只是想知道,他还在世上吗?他在哪里生活着?”

寻子成为她的一种生活方式。她按时上下班,用周末的时间找孩子,频繁地参加电视节目,谈话类、演讲类、寻子类,在台上一遍又一遍地讲寻子故事。不过,每做完一个节目,都要有“半年的疗伤期”。她上过30个电视节目,跑了20多个省份,看了300多个孩子,具体数字早就数不清了。“我已经找了30年,再来一个30年又怕什么呢?”

重聚

32年里,李静芝成了一个寻子“中介”。被拐的孩子长大后想寻亲,会给李静芝打电话。李静芝去看了“疑似”孩子,也会登记下信息,留意着与孩子相匹配的父母。

她帮29个孩子找到了亲生父母,把他们送回家。每次看到团聚的画面,李静芝心里开心,又难过。她想着,“我再也不来参加这种活动了”,可下一次忍不住又想分享这种幸福。李静芝告诉本刊,印象最深的一次,她把一个被拐了20多年的男孩子送回贵州老家。远远地,孩子的母亲从一个小土坡上飞一般地冲下来,抱住儿子,却又愣了神。“你儿子回来了呀,你认不得了吗?”李静芝心里怪她,转念一想,自己的儿子已经20多岁了,他现在是什么样子?如果在路上见到了儿子,自己能认得出来吗?

转变发生在2020年的5月。那天是母亲节,李静芝接到了西安市公安局的视频电话,告诉她,嘉嘉丢失一案有了初步的信息。一个月前,李静芝将三条新线索递交到西安市“打拐办”。其中一条线索显示,多年前,一名四川男子收养了一个来自西安的男孩。

回想起那个母亲节,李静芝告诉本刊,她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DNA结果未出来之前“不要太开心”。李静芝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但视频里,她的眼泪早掉了下来。接下来的几天,她的精神高度亢奋,需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5月18日下午,在西安市公安局,穿着橘色T恤的嘉嘉从门外跑进来,抱住父母。李静芝捧起儿子的脸端详,恸哭。她曾经请在美国的朋友用软件模拟了儿子10岁、15岁和20岁时的照片,印在寻人启事上。见到嘉嘉时,她觉得,儿子和模拟出来的照片一点都不像,但鼻子嘴巴和自己一模一样,长圆脸则遗传了父亲。这成了她的一个经验。如今,李静芝反复告诉还在寻子的父母们,不要用模拟的照片,拿出父母在同年龄段的照片,效果更好。

对于嘉嘉而言,一切突如其来。嘉嘉如今34岁,戴着眼镜,长得和父亲一样高瘦,说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对人温柔,总是在笑。他上了大学,在成都从事设计工作。嘉嘉告诉本刊,当公安局给自己打电话,提出采血进行DNA比对时,他的第一反应是“遇到了骗子”。

拿到DNA鉴定结果时,嘉嘉“完全懵了”。他记得李静芝。2014年,在一次电视节目上,他看到李静芝在讲述自己的寻子经历,手里拿着一张黑白照片,是一个小孩坐在田间地头,“这孩子和我长得好像啊!”。

“那时觉得,这个阿姨找儿子好辛苦,希望她快点找到自己的孩子。”他从没有想过,这个“阿姨”找的儿子就是自己。那天晚上,嘉嘉坐在电脑前,找出了李静芝32年来上过的所有电视节目和采访报道,看了几个视频后,“啪”地合上了电脑,再也看不下去,躲到卫生间里哭。

“人生的一个大悲剧吧!”李静芝叹了口气,有点失神。

不外出时,李静芝拉着儿子坐在客厅里,看以前的旧照片,回忆小时候的事情,也听儿子讲30多年来的经历。她感觉到母子之间的亲密无间,儿子对她的提问毫无保留,总能和盘托出。

但也有李静芝不愿谈起的话题。她从不主动提起儿子的养母,更不作评价,嘉嘉谈论时,李静芝也只是静静地听。嘉嘉的养父在面对公安机关时,始终坚称时间久远,记忆模糊,自己已经不记得是从何处买了孩子。“买孩子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忘了呢?”没有找到当年拐走儿子的人贩子,是李静芝的一大遗憾。

她对嘉嘉养父母的态度复杂,没有正面回答我提出的“原谅与否”的问题。这对素未谋面的夫妻把嘉嘉培养长大,却也是导致母子分离的帮凶。寻找儿子的32年里,李静芝多次公开呼吁,要严惩拐卖儿童链条上的买方,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制止拐卖儿童。不过,她心里也知道,养父母与嘉嘉相处30年,培育他上学、工作,嘉嘉对养父母一定是有感情的。这是李静芝唯一小心地把守着、不去触碰的领域,她不愿意让儿子陷入为难。

团聚那天,是养母把嘉嘉送到了西安,又自己先回了四川。“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养母对我很好。”嘉嘉从来不曾怀疑自己不是养母亲生的儿子。他打算在西安找一份工作,安定下来,“以后肯定都会照顾到两边,好好孝敬两个母亲”。

那天,李静芝家被贺喜的人挤满了。人们拉起了横幅欢迎嘉嘉,屋子里用彩带和拉花装饰得喜气洋洋,客人来了一拨儿又一拨儿。李静芝和嘉嘉聊到了深夜1点,给儿子看小时候的照片、穿过的衣服和玩具。可惜的是,嘉嘉已经记不得那辆擦得锃亮的童车。

还在漂泊的父母们

嘉嘉回来,最激动的还是寻子联合会的家长。当年的50户人家,在换单位、搬家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音讯,如今只剩下不到20户还能联系上。每每听说有人找回了孩子,他们都要赶到对方家里,贺喜一番,也“听一听经验”。

在寻子父母里,找到了孩子的家长称为“上岸”,其他人则依然挣扎在这片看不见尽头的茫茫大海里。丢失的孩子,就是他们尽力想抓住的救生圈。

《失孤》剧照

贾正朝也从陕南山阳县赶来看嘉嘉,“沾沾喜气”。他的儿子贾博曾和嘉嘉印在同一张寻人启事上。1988年5月,他从幼儿园接到4岁的儿子贾博,在离家只有200米时,想顺路检查自己当时负责的河堤工程,便掏出钥匙给儿子,嘱咐他先回家。20分钟后,贾正朝回到家,未见儿子,“头彻底一懵”,连夜开始了寻子之旅。

没通高速之前,从山阳县到西安需要五六个小时。他和妻子每个月都有两天,站在没有篷盖的解放车后车厢上,颠簸到西安。冬天的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早上五六点出发,中午才能到西安。他们要么去李静芝的家中与其他家长碰头开会,要么去找另一个在西安相熟的寻子家长。

这种抱团的方式让他们感觉到安全和力量。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儿童失踪案件的高发期,“宝贝回家寻子网”是中国最大的反拐寻亲网站,上面的数据显示,1989年至1999年,每年有超过700条失踪儿童的登记信息。李静芝告诉本刊,联合会里的家长无法和如今寻子的家长成为一个团体。30年前,一切都是落后的,街上没有监控,孩子没有身份证信息,许多家长手中只有几张孩子两三岁时的照片,再在寻人启事中配上“圆脸、单眼皮”“知道家里隔壁有个银行”这些并不明显的特征描述,父母们的线索也只能来自于口口相传。

揪心的是,这些30年前的物料,仍是他们如今寻子的主要依据。他们也研究出了一些新方式,制作印有寻人启事的T恤,分发名片大小的寻人卡片,编辑一条长长的微信转发到各个群里。但能得到的信息依然寥寥无几,许多父母频频更换城市,边打工,边拿着寻人启事,漫无目的地到各个村子里询问。

李静芝是他们最重要的消息来源。以前,每次上完节目,李静芝都会把收集到的线索转发到微信群里。嘉嘉回来后,家长们担心,“你会不会不管我们了?”。李静芝淡淡地说:“我还是帮你们。”

她像一个救生员,指导着溺水的家长该如何寻找救生圈。2009年,公安部部署全国打拐专项行动,DNA技术也不断普及。李静芝反复告诉家长们,一定要去采血录入信息,要重视媒体的宣传。每次有记者来采访李静芝时,她都在群里告诉家长。

当我进入客厅时,桌上已经散开一堆大大小小、或黑白或彩色的寻人启事,十几位家长围着李静芝,分享着又有谁家通过新技术找回了孩子这些好消息。李静芝给我们做了简单的相互介绍后,一位70多岁的老人开始说起自己丢了29年的儿子,忍不住哭起来,引得几位妈妈也跟着掉眼泪。

许多家长来自农村或是周边的郊县,只会讲当地方言。他们对着我,急切又有些混乱地讲起自己的孩子如何丢失,自己又是如何寻找。讲着讲着,就又红了眼圈。每一位父母的故事都和李静芝如此相似,只要有人倾听,他们就不厌其烦地讲述。摄影记者来了以后,屋里的骚动更大了。家长们用双手撑开寻人启事,让摄影记者多给自己拍照。在拍大合照时,一位家长悄悄拿起桌上的寻人启事,在胸前打开。

寻子的父母们聚在李静芝家里,他们总是随身带着寻子启事(缓山 摄)

在外人看来,家长的许多努力似乎是杯水车薪。李静芝曾经参加过的一次电视节目,主持人直言:“孩子已经丢27年了,够呛吧?”但这个小客厅,仿佛是父母们的庇护之所,在这里,没有人会去思考“还有没有希望”,所有父母都在热络地分享和忍不住流泪两种状态中来回切换。“那不是希望,是每个父母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李静芝站在人群之外,看着他们。

END

本文作者:吴淑斌

微信编辑:小风

监制:L.L.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本周新刊

「 默克尔 」

点击图片,一键拥有它!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默克尔 」。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生活百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baike#shb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