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辣”味已经渗入到天南地北的美食中。对于喜欢吃辣的人来说,“辣”带来的爽,总是令舌头无法戒掉。
而对于不能吃辣的人,“辣”就成了让人眼泪、鼻涕直流,口唇肿胀,舌头发麻的“武器”。
为什么有的人无辣不欢,有的人却一口不能吃?《生命时报》采访专家,为你解读辣味的秘密。
受访专家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副教授冯翔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委周春凌
本期编辑丨杨萌
为什么有人特别能吃辣?
同样是三四百万年进化而来,同样只有一根舌头,为什么对辣味的承受能力却不同?这个科普视频告诉你答案。
辣味是一种“痛觉”
我们常说一些食物“很辣”,但其实“辣”并不是一种味道。
我们的舌面上分布有不同的味觉区,分别是酸、甜、苦、咸,不同的区域能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味道。
在吃一些食品时,大脑也将收到味觉传递的信号,能感受到这些味道,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舌头的味觉分布区里,并没有辣味对应的味觉区。食用辣椒后之所以会感到辣,是因为辛辣食物中的一些复合物,激活了人体中一种叫做“伤害性感受器”的感觉神经元。
这种神经元遍布全身,当身体接触到热烫物体时,也能激活这种神经元。
吃辣时,之所以感觉像“嘴巴里着火”了一样,是因为大脑的确认为嘴里起火了。
相反,如果吃一些含薄荷醇的食物,凉凉的薄荷味复合物激活了“冷觉感受器”,嘴里的灼烧感会缓解很多。
喜欢吃辣的人和不喜欢的人,所感受到的辛辣感是相同的,只是吃辣的人忍耐力提高了,更享受那种“灼烧感”。
不同食物辣味各异
食物中的不同复合物形成了不同的辣味。比如,黑胡椒和红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素和胡椒碱,由一种叫“烷基胺”的分子组成。这种分子较大、较重,能滞留在嘴中。
而芥末酱、辣根酱中含有一种叫“异硫氰酸盐”的分子,这种分子较小,能轻松扩散到鼻窦处。
因此,吃红辣椒时,嘴里会有灼烧感,而吃芥末时,鼻子里会有灼烧感。
辣味这样让你“上瘾”
既然辣是一种“痛觉”,我们为什么还会对辣“上瘾”呢?
我们无法得知人类最早食用辣椒的时间和原因。考古学家从两万三千多年前的古人类器皿中,发现了类似芥末的香料,但尚不明确这些香料的用途。
考古学家还发现,一个六千多年前的瓦罐旁有烤鱼和烤肉的痕迹,罐内还有一些芥末。因此,有观点认为,古人类从这时开始食用辣味做香料。
对一些人来说,吃辣就像坐过山车,虽然最直接的感受并不舒服,但他们非常享受随之而来的刺激感。
吃辣时,大脑感觉到“痛觉”,会分泌一种名为内啡肽的激素,内啡肽与肾上腺素相反,它能够放松大脑,缓解压力。
内啡肽会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因此,当痛的刺激慢慢消退,人体内的压力也随之得到了平缓释放。
但是,如果一直猛吃辣的话,身体所分泌的内啡肽就无法使人感到满足,这样一来,就会更加想吃辣,于是就吃辣“上瘾”了。
吃辣有5个健康好处
作为蔬菜界较有争议的“火辣选手”,吃辣椒给身体带来这些好处:
开胃消食
辣椒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
暖胃驱寒
《食物本草》中说,辣椒能温暖脾胃。如果遇寒出现呕吐、腹泻、肚子疼等症状,可以适当吃些辣椒。
促进血液循环
辣椒能“除风发汗,行痰,除湿。”用现代医学解释,就是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怕冷、冻伤、血管性头疼。
帮助改善皮肤
辣椒能促进体内激素分泌,改善皮肤状况。许多人觉得吃辣会长痘,其实并不是辣椒的问题。
只有本身就爱长痘的体质,吃完辣椒才会“火上浇油”。
止痛散热
辣椒性温,能通过发汗降低体温,并缓解肌肉疼痛,因此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
美国研究发现,辣椒素能减少传达痛感的神经递质,使人对疼痛的感觉减弱。
9类人尽量少吃辣
辣味虽然让嗜辣者“欲罢不能”,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吃辣。对一些慢病患者而言,辣椒吃多了对身体有害。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辣椒中的辣椒素会使循环血量增加,心跳加快,诱发心动过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少吃辣椒。
2、肾不好的人
辣椒素通过肾脏排泄,对肾脏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肾不好的人经常吃辣,会加重肾脏负担。
3、胃酸过多的人
辣椒素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胃酸多了可引起胆囊收缩,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造成胆汁排出困难,从而诱发胆囊炎、胆绞痛及胰腺炎。
4、便秘的人
辣椒素具有刺激性,会加重便秘症状。痔疮患者进食后还可能引起痔静脉充血和水肿,导致疾病恶化,诱发肛门脓肿。
5、口腔溃疡患者
辣椒刺激性较大,不但会诱发疼痛,还会刺激溃疡面,使其进一步扩大,久病不愈。
6、眼病患者
有角膜炎、红眼病等问题的人如果吃了辣椒,很可能会造成眼皮肿胀、眼睛发烫甚至眼压升高等不适症状。
7、甲亢患者
甲亢患者本身心率就很快,食用辣椒后,心跳速度会更快,症状更为明显。
8、胃肠疾病患者
患慢性胃炎、胃溃疡、食管炎的人如果经常吃辣,辣椒素会刺激黏膜充血水肿,加速肠胃蠕动,从而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对消化功能也会有影响。
9、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人
辣椒不仅会抵消某些药物的疗效,而且可能加重病情。
正在服用以下几类药的人应该少吃辣椒:清热滋阴中药(如蛇胆川贝枇杷膏)、皮肤病药物(如维甲酸软膏等)、胃肠道药物(如黏膜保护剂等)、痔疮膏(如化痔栓、痔疮膏等)。▲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