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开始,和酷热说再见,直面“秋乏”
每年阳历8月23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150°的位置,就意味着处暑来临。处暑,顾名思义,是终止的意思,它标志着暑气的结束。处暑节气的天气开始明显转凉,虽然正当午时,其炎热程度可与夏天媲美,但早晚温度已有大幅下降;秋天人会感到乏力,即便睡够了比较长的时间,人们还是会哈欠连天,显得倦怠无力。这是为什么呢?
《黄帝内经》的解释是秋乏与夏季气候环境对人的影响密切相关。到了秋天以后,天气转凉,日照时间逐渐变短,人体出汗量减少,水盐代谢恢复平衡,消化功能也逐步恢复正常,心血管系统负担减轻,人体能量代谢相对恒定,机体进入休整性的休眠阶段,再加上秋高气爽,适合睡觉,因此人们总有睡不够的觉。
盛夏天气炎热,持续高温使身体产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出汗,胃功能下降,新陈代谢加快等。夏天人体消耗过大,还未得到及时补偿;秋乏是一种对夏季过度消耗的保护性措施,因此人们应当要顺应身体的生理变化,早睡早起,中午午休,尤其是身体机能水平较低的老年人群体。
处暑节气到来,阳消阴长,人体新陈代谢也开始收藏。饮食方面,要保持清淡食物的摄入,少吃油腻、辛辣和烧烤类食物,如花椒、葱、桂皮、生姜辣椒等,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摄入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例如:鸡蛋、瘦肉、鱼、豆制品和乳制品。处暑节气开始多吃碱性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茄子、葡萄、梨、马铃薯可以中和人体内的酸性物质,抵抗秋乏。
此外,秋高气爽,处暑是一个特别适合锻炼的节气,加强生活中的锻炼对养生也十分重要,例如登山,跑步,打太极,跳广场舞等。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生活百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baike#shb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