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疾病防治技术(鳜鱼病害防治新技术)
鳜鱼又称桂鱼、桂花鱼、鳌鱼、脊花鱼、胖鳜等,仅分布于中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中,冬季在水深处越冬,春季游向浅水区,昼伏夜出,性凶猛,幼鱼喜食鱼虾,成鱼以吃鱼类为主,冬季停止摄食,现已实现人工养殖,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鳜鱼的疾病防治技术吧!
水霉病
【发病原因】在鳜鱼繁殖过程中,如果受精卵的孵化用水混有污物,会使鱼卵受损,从而感染上水霉菌。感染了霉菌的鱼卵,肉眼观察卵膜外长有毛绒状物,同家鱼卵水霉病相似,严重时会造成大批死亡。
【发病特征】肉眼观察病鱼体表和擦伤处,有白色絮状物。一旦患有此病,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最后消瘦而死亡。
【防治方法】①对鳜鱼的孵化用水用60目尼龙纱绢网过滤,以防杂物进入。②用0.01%孔雀石绿溶液泼洒,停水3~5分钟,每天2~3次;或用2%的食盐水泼洒停水5分钟。③勿选受伤的鱼作亲鱼。亲鱼下塘前,用1%孔雀石绿软膏或适量的磺胺药物软膏涂抹鱼体。④在鱼苗、鱼种及成鱼阶段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或者用1%食盐水加数滴食醋浸洗病鱼5分钟。另外,在捕捞及运输过程中,防止鱼体擦伤。
纤毛虫病
【发病特征】纤毛虫病是鳜鱼夏花培育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是车轮虫等寄生于鳜鱼体表、鳍部和头部。该病蔓延迅速,寄生数量少时,对鱼体活动影响不大;寄生数量多时,鱼不肯进食。肉眼可见鱼体上有白点状物,口不能合上,游动失去平衡,继而死亡。该病危害性极大。
【防治方法】①对流水池每天用3%食盐水全池泼一次,停水3~5分钟,可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②对流水池用1.6×10-6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停水3~5分钟,疗效明显;静水池用0.7×10-6?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③夏花下塘时用2%食盐水浸洗病鱼2分钟。
锚头鳋和中华鳋病
【发病特征】锚头鳋主要寄生在鳜鱼体表,使鱼体消瘦,失去游泳及捕食能力。中华鳋主要寄生在鳃部,破坏鳃组织,影响呼吸能力。这种鳋类主要是危害鳜鱼种,危害较大,1尾5厘米的幼鱼体上如寄生2个锚头鳋,就可导致幼鱼死亡,因此在养殖中应及早预防。
【防治方法】①放苗种前池塘应用生石灰带水清塘,可杀灭水中的鳋体,并要随时注意水源和饲料的清洁工作,减少传染源。②鳜鱼的饵料鱼可用15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洗2小时,可消灭鱼体上的鳋类。③对鳜鱼可用5毫克/公斤的晶体敌百虫溶液浸洗5分钟,或全池泼洒?0.5?毫克/公斤晶体敌百虫,均可使鱼体上鳋类脱落。
烂鳃和肠炎病
【发病特征】发病多在高温季节,鳃丝腐烂有白色斑点,并有污物和粘液附着。
【防治方法】烂鳃病可用每升2毫克浓度的硝酸亚汞溶液浸洗10分钟,可逐渐缓解病情。肠炎病的主要症状是直肠至肛门段充血红肿,粪便为淡黄色,严重时整个肠道肿胀,呈紫红色,排泄物为浓液状。病因主要是饵料鱼带菌被鳜鱼吞食所致。因此预防的方法是对饵料鱼消毒,用10%的食盐水浸洗鱼体,并要及时清除病残的饵料鱼,消灭传染源。
鲺病
【发病特征】中华鲺寄生在鳜鱼体表、鳍及鳃内,肉眼可见如臭虫大小的虫体,常以其倒刺刺伤所寄生的鱼体,使病鱼产生狂游、不安的症状。
【防治方法】同烂鳃病的防治方法,或用晶体敌百虫(90%)进行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0.3×10-6~0.5×10-6可治愈此病。在防治鳜鱼病时应注意,鳜鱼对药物非常敏感,特别是敌百虫,所使用的浓度一定要严格控制,浓度太大会造成鱼体死亡。
车轮虫病
【诱发病原】车轮虫和小车轮虫两属中的许多种。
【发病特征】病鱼成群沿塘边狂游,不摄食,身体削瘦,俗称跑马病。鱼体表有时出现一层白翳。
【诊断方法】将小鱼放在解剖镜下观察,可见病鱼体表,特别是头部和鳍条上有大量车轮虫,这是大车轮虫。取少量鳃丝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大量车轮虫成堆密集在鳃丝上,破坏鳃组织,严重影响鳃呼吸,这主要是小车轮虫。
【危害特征】全国各地养殖场均流行,尤其是长江和西江流域各地区。每年5一8月为该病的流行季节,特别是6一7月份,是该病的多发季节。该病对鳜鱼苗种危害极为严重,是鳜鱼苗种培育阶段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密养情况下最易发生。
【防治方法】鱼苗孵出后10天内用7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浸浴鱼体10分钟,每天一次。其他阶段用0.7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遍洒,疗效较显著。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生活百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baike#shb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