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疫(鹦鹉热)如何防治(鸟感染鹦鹉热症状)
鸟疫也叫鹦鹉热,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种人、畜、鸟共患病。现发现26个科、140多种鸟可感染本病,而最易感的是鹦鹉类鸟。病鸟和痊愈带毒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随病鸟分泌物和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并随空气、灰尘通过呼吸道或眼结膜而感染健康鸟。鸟经过运输或密集饲养,没有得到全价饲料的情况下,其体质降低,很容易引起本病的爆发。
(1)临床诊断。病鸟不食、嗜睡,鼻腔流出异常分泌物,同时有结膜炎,眼睛肿胀。有的病鸟还拉稀。幼龄鹦鹉死亡率高。成年鸟症状较轻。剖检见肝脾肿大,柔软,色变深。只靠临床表现不能作出确诊。
(2)防治。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彻底销毁病死鸟,对其用具、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将健康鸟与病鸟隔离;新引进的鸟未经检疫合格,不可人群饲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该病是人畜共患病,应防止饲养人员被感染。
对于病鸟可用四环素类药物治疗,其中金霉素效果最好。小型鸟每克小米中拌入金霉素05毫克,连续饲喂2-3周。大中型鸟每500克煮熟的大豆粉中拌入100毫克金霉素,连续饲喂30-45天。对不能吃食者可肌肉注射四环素,
10-40毫克/日,分2次。也可将金霉素溶于水中饲喂,每l000毫升水中含药500毫克,连喂30-45天。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生活百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baike#shb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