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车钢材怎么样(日本生产钢材吗)

汽车百科2024-06-26 16:14:53佚名

日本汽车钢材怎么样(日本生产钢材吗)

日本汽车钢材怎么样

常见问题,关于日本刀的材质

每次拆开日本菜刀,菜刀爱好者总会问我哥,什么是青冈?白刚是什么?绿皮书到底是什么意思?

由于很多朋友都想清楚制作日本刀的材料(钢材),今天就用一篇文章来透彻分析一下这件事。

最常见的日本菜刀(刀片刀)

最常见的西式菜刀(双刃刀)

钢(はがね)HAGANE

在日本人的概念中,钢一般是指含碳量为0.04 ~ 2%的铁合金。也叫碳钢,日语叫碳钢。

一般来说,有两种碳钢用于制造刀具,即JSI(日本工业规范)规定的SK材料和日立金属制造的赖安钢。

通过去除SK材料中的杂质,可以得到赖安钢。赖安钢经过不同程度的加工,可以得到“黄纸”、“白纸”、“绿纸”、“超级绿纸”。这些钢材。

钢(易生锈的材料)

黄色:从SK物料中除去一些杂质后得到的产品。硬度(HRC) 58 2。

日本钢铁

锋利度可以接受,因为淬火的很好,所以价格比较便宜。主要用于家用菜刀。

日本钢铁打磨刀

白纸:将2号黄纸中的杂质尽可能清洗干净后得到的产品。虽然锋利度很好,但是磨刀不会很费力。这是一种优良的碳钢。它的结构与山城使用的玉刚非常相似。硬度(HRC)60±2。

白皮书

白志刚二号

按含碳量增加可分为1号、2号、3号,含碳量越高,硬度越高,韧性越低,即越脆。恰恰相反,恰恰相反。主要用于高级宝鼎(高级日式菜刀),是喀左料理人眼中最受欢迎的一种。

白皮书一号:能体会到极致的犀利,同时也更难淬炼,所以制作人更少。日本能熟练使用白一钢锻造菜刀的伪造者屈指可数。

奔白勺志刚No.3

第二号白皮书

绿皮书。2号白皮书中加入了钨和铬两种元素,大大增加了其耐磨性。简单来说,刀的锋利度会更持久,钝化速度会变慢。硬度(HRC)60±2。

青冈2号

根据含碳量的增加分为超级、1号、2号三种,其中超级绿纸钢特别添加了更大量的铬和钨,其HRC(硬度)达到了惊人的67左右。毫不夸张地说,它是碳钢中的硬度之王。

小哥哥在大阪刀店买了一个超级绿的纸带。

青一号

二号纸与牛刀

与黄纸、白纸相比,绿纸更贵,所以多用于高档菜刀。而且因为硬度比较高,耐磨,也增加了磨刀的难度。

刀具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增加硬度。并不是说硬度越高越好。保持一定的韧性,让刀更锋利,同时有效防止刀刃崩刃。所以在选择菜刀的时候,想要韧性好,就必须牺牲硬度,选择含碳量较低的材料。如果想要锋利耐磨,就要选择含碳量较高的材料。

日立金属赖安钢铁公司的由来

不锈钢材质

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但当铬含量超过10.5%时,这种不易生锈的合金钢就可以称为不锈钢(SUS)。

不同的厂家有自己不同的生产工艺,所以不锈钢的种类很多。有一些有代表性的适合做刀的材料。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不锈钢(防锈材料)

(请注意,以下排名是在走访关西多家刀店和刀柜三年多后得出的共同程度。前六名,普通。第七名及以后,很少听到。)

钼钢:不锈钢菜刀入门级材质。钼和钒被添加到不锈钢中。钼改善淬火效果,增加强度和韧性。钒提高了耐磨性。

初学者的刀是用这种材料制成的。韧性很好,除非硬敲硬碰,很少出现崩刀的情况。但不可否认的是,与会生锈的材料相比,遇到坚硬的食材时,显然切割起来并不顺畅,甚至无法切割。而且同样长度的柳叶,比白钢和青钢要重很多。初级刀用的,高端刀就看不到了。

小哥哥的入门级套装

V 10,又名VG10(另一著名产品):武胜特钢。碳含量为0.95-1.05%,硬度在/HRC57以上,铬含量为14.5-15.5%,钴含量为1.3-1.8%。

VG1,碳元素含量与铬元素相近,硬度/HRC可达59以上。

VG10(VG1)

这两种材料的硬度、锋利度和耐腐蚀性都很好。西式菜刀主要用于商业和商务用途。(重点关注《西菜刀》)

以前不锈钢虽然不怕生锈,但是锋利度也是极度不足。然而,在武胜特钢制造出VG1之后,“不锈钢=不可移动”的概念被颠覆了。

小哥哥的毕业礼物,VG10,很棒的礼物。

三钢:日立金属制作所。0.95 ~ 1.10%,硬度/HRC 59 2。

三岗

是的,作为不锈钢,它的硬度和碳钢一样,所以锋利度和耐用性和碳钢差不多。主要用于高级日式菜刀。

银线丸

R2:神户制钢所生产的钢材。碳含量约为1.45%,铬含量为16%,钼含量为3.2%,钒含量为2%,锰含量为0.5%。实际硬度为62~65HRC。

无论是抗氧化还是抗磨损,都有很高的耐用性,不怕变形。它是一种高性能的高级钢。

R2是我哥哥毕业礼物的第二选择。

SG2或SPG2 (MC63):由武胜特钢制造的钢。碳含量约1.35%,铬含量14.5%,钼含量2.8%,钒含量2%,锰含量0.35%,镍含量0.10%,实际硬度61~63HRC。

简单地说,它类似于R2粉钢。

2 SGS Sande

ZDP189(这个,很多人都看过吧?):日立金属制作所。不锈钢中还有粉末钢,硬度/HRC可达67以上,硬度超高。

根据“粉末冶金法”制造的3C-20Cr近年来非常受欢迎。

硬度,耐腐蚀性,耐磨性,耐磨性,甚至韧性都是比较顶级的。但由于其硬度高,很难开刃磨刀。

你ZDP189

Ausー 6m:爱知县制造。碳含量0.55 ~ 0.65%,硬度/HRC58。铬含量为13-14.5%。

因为容易加工,适合大批量生产。主要用于便宜货。

AUSー8 8:爱知县制造。碳含量0.70 ~ 0.80%,硬度/HRC59。

其他部件与Ausー 6m几乎相同。所以也适合大批量生产。主要用于便宜货。

殷罡:日立金属制作所。碳含量为0.80-0.90%,铬含量为15-17%,硬度为/HRC57以上。

同时由于添加了钼,防锈能力极强。三德刀(日本万能菜刀)主要用于家用。

SUS440C:美国R&D,含碳量0.95 ~ 1.20%,硬度/HRC58以上,铬含量16.0 ~ 18.0%。

一种具有优异防锈性能的钢。耐磨性、耐磨性、韧性好,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的锐度。这是一种平衡性很好的钢。适合大规模生产和廉价商品。

不锈钢名称

以上是代表性材料,以下是不锈钢的两个常用名称。接下来,将解释其名称的含义。

1.瑞典钢:瑞典生产的钢的总称。

瑞典有1000多种钢,包括中级钢和高级钢,可称为碳钢和特殊钢。

2.钼钒钢:在不锈钢中加入钼和钒生产的材料的总称。

钼可以改善淬火效果,增加强度和韧性。钒是增强材料耐磨性和抗磨性的属性。

3.粉末钢:原名高速钢,是为制造钻头和铣刀而研制的工具钢。因此,添加铬元素、钨元素、钼元素和钒元素,使其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耐热性和耐磨性。

钢是以上述“高速钢”为主要原料,以细化钢的内部组织为目的,采用“粉末冶金法”制成的。

在高温下,粉末冶金法是对已经变成粉末的钢施加压力和热量以烧结和固化的制造方法。

用这种方法制造的钢材被称为不锈钢天花板,因为它的硬度极其罕见,这是普通不锈钢几乎不可能做到的。

制成的刀具刀片耐热性强、硬度大、锋利、耐磨。所以磨刀的难度不低。

4.大马士革钢:以其木纹外观为特点,是古印度发展制造的五子钢的别称。

大马士革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其实剑是在叙利亚大马士革锻造的,用的是印度制造的五子钢,因此得名。但与此同时,以伍子钢为基础的大马士革剑制造方法在1750年左右失传。我们现在所说的大马士革,并不是历史上真正的大马士革锻造法,而是通过不同种类的金属叠加折叠而成。经过一轮锻造,有了特殊的纹理,这种纹理钢就成了大马士革钢。大马士革钢的原始纹理是由于炼钢过程中的内部结晶。

各种元素的作用(枯燥内容,不感兴趣可以跳过)

碳C:一种合金元素。所有必须存在于钢中的元素,最重要的硬化元素。低碳含量使材料柔软且有延展性,而高碳含量提高了硬度和强度。一般刀具用钢的含碳量会超过0.5%。

铬Cr:提高耐腐蚀性、耐磨性和淬火效果,从而提高淬透性。如果铬含量超过10.5%,就可以称为不锈钢。如果加入大量的铬,韧性会降低,磨削会变得困难。

锰元素Mn:提高淬火效果,提高淬透性、强度和耐磨性。

元素W:碳化物的一种,与钼、钒并列,是提高抗软化性的元素,所以能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当与铬或钼适当结合时,就会成为上述的高速钢。

钼Mo:作为各种合金的添加元素,能改善淬火效果,同时增加强度、耐蚀性和韧性。

钒V:最硬的碳化物之一。改善了淬火效果,增强了材料的耐磨性和抗磨性。它能制造出非常锋利的刀刃。

题外话

不同材质的菜刀及其使用难度。

从左到右,简单理解为从职业厨师走向家庭。

本:整把刀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又锋利又坚韧。前面开起来很容易,但是因为容易生锈,所以需要细心保养。

本少

材质: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在钢的外面包裹了软铁,是两种钢的复合。常见于日本菜刀。外层软铁叠的层数越多,越容易显现大马士革(伪)纹。

夹层钢:很好理解。就像三明治一样,中间的钢夹着外层的软铁。提高强度,有效防锈。它的特点是易刃口,不怕生锈。

合成的,三明治

不锈钢:具有优异的防锈能力,通过调整合金成分开发了多种类型。但是锐度不怎么样。

钛:质轻、防锈、坚硬。刀刃的锋利度可以保持很长时间,但是因为比较硬,磨刀有点困难。而且没有其他钢和不锈钢锋利。

陶瓷:刀片超硬,因为不是金属,所以不会生锈。但是因为缺乏弹性,所以比较脆弱,掉下来就会碎。

总结

如果价格相同,虽然钢(はがね)HAGANE会生锈,但日本刀有这样一个特点,怕生锈的材质在锋利度、锋利度的持久性、耐磨性等方面更为优异。当然这是一个取舍的问题,各有各的优势。所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刀具是比较好的方法。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找到适合自己的刀。感谢阅读。

日本汽车本田日产怎么样

近年来,除了BBA等众多豪华品牌的火爆,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日系家用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非常出色。这让人很好奇。日系品牌中,丰田和本田谁是老大?各种日系品牌的车型中谁卖的更好?今天基于日系品牌1-4月在华销量,来说说日系品牌在华现状!

从上面的“中国市场日系车销量构成”饼状图不难看出,今年1-4月日系品牌中,丰田以非常微弱的优势领先本田,两者销量差距不到1万辆,随时有可能换位。三剑客之一的日产相对较低,1-4月在日系品牌中占比仅为20.2%。令人惊讶的是,完全进口的雷克萨斯实际上获得了5.3%的市场份额,比马自达还多2%。至于其余的三菱、斯巴鲁、讴歌、菲尼迪,只能归入“其他”阵营。所以,如果把雷克萨斯的销量计入丰田集团,那么丰田还是妥妥的日系手柄!

看完了各个品牌在日系总销量中的占比,我们再通过各个品牌的热销车辆来看看各个日系品牌的主角是谁!

作为日系车企的老大哥,丰田目前在中国的产品布局还是很广的。月均销量过万的车型有五款,卡罗拉是总销量榜前五的常客,绝对算得上全民热销。值得一提的是,产品寿命已近尾声的老款汉兰达在今年1-4月依然取得了月均7783辆的好成绩,而且即使新一代车型已经正式发布,老款汉兰达依然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这种场景对于一辆官方起步价不到24万的家用车来说真的很少见。

更让人惊讶的是,一直没有炫感,甚至能取得每月8000多台的销量数据,再次说明国内消费者对A0级车还是有一定需求的。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和2022年是丰田品牌的“产品年”。今年,全新TNGA汉兰达及其兄弟车型皇冠-房鹿即将上市。TNGA的陆巡LC300刚刚完成全球首发,未来有望以官方主导的平行进口方式引入国内销售。这些车型将继续提升丰田在SUV阵营的竞争力,也缓解了目前2.0T汉兰达产能不足的尴尬局面。

此外,丰田全新A级车亚洲狮/尚领也相继上市。虽然亚洲狮售价14.28-17.89万,上市首月销量只有3995辆,但最近这款车在终端价格上开始松动。北京部分经销商已经优惠8000元。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亚洲狮的性价比会进一步提高。

明年,丰田将继续加快在华新车投放,尤其是备受期待的国产塞纳,几乎正好赶上国内三胎政策放开。对于那些有非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一辆大型MPV会越来越成为刚需。

此外,2022年,丰田鹞式/王子将由逸风和广丰同时引入中国。这款车是与RAV4同平台的车型,即使是同样的轴距2690mm,但它的整体尺寸更大,外形更运动,内部设计、用料、配置更好,也就是说RAV4是精装修。对于那些不想买汉兰达这种大车,但又觉得RAV4/ Velanda不够精致的用户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总的来说,目前丰田品牌在中国的产品线还是比较完整的,包括各个级别的轿车和SUV,即将国产的塞纳也弥补了丰田在MPV领域的不足。更何况目前丰田的主流车型正处于产品周期的巅峰阶段,竞争力十足。相信未来几年他们还会继续稳坐日系销量冠军的宝座!

月均销量方面,本田的表现也很出色,有6款车型月销量过万,甚至比丰田还多一款。但从具体车型可以看出,本田目前在国内的热销车型都集中在25万以下的中低端市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车”。

CR-V仍然是本田最重要的车型,平均每月2.5万辆的销量足以让它脱颖而出。虽然这一代CR-V可谓是在劫难逃,自2017年上市以来,因为电刹车的怪脚感和油量的增加引发了多次风波,但能凭借良好的产品力和上一代车型积累的口碑,每次都走出阴霾,实属难得。

雅阁作为本田在中级车市场的“金字招牌”,也面临着和CR-V一样的命运,但雅阁本身的产品力也很优秀,终端价格也比凯美瑞便宜,所以即使风波不断也能屹立不倒。

目前国内小型SUV市场,XR-V/缤智依然是霸主。这两兄弟联合起来每个月能卖三万多台,完全无敌。今年全新一代的缤智已经在海外换代,未来还会引入国内。相信在丰田拿出足够有竞争力的产品之前,国内小型SUV市场依然会是本田一家独大的局面。

郝颖作为一款专为中国换壳的CR-V,原本以更漂亮的外观取得了上市之初的优异销量。但随着中保研碰撞测试中a柱弯曲的出现,郝颖不仅让中保研沉寂了半年,还把自己踢出了销量榜。然而,互联网的记忆是短暂的。随着终端价格的逐步放宽,郝颖又回到了销量榜首。要不是CR-V的名气,恐怕CR-V早就被拿下来了!

虽然第11代思域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国内上市,但10代车型仍然很受欢迎。归根结底,能兼顾家用、运动、性能和可靠性的紧凑型车只有一款。

不难发现,本田在国内的热销车型主要集中在12-25万的价格区间,低端市场因为芯片产能不足,月销量只有3000台左右。在25万以上的市场,本田一直没有一款中型SUV能和丰田正面抗衡。随着丰田塞纳的国产,原本属于奥德赛/埃里森的MPV市场甚至会被丰田抢走,更何况是本田从未涉足的硬派。......

目前,我们可以期待的是东本和广本同时推出国产第11代思域。东风本田版将继续使用“思域Civic思域”的名称,而广汽本田版将命名为“Integra”。Integra是本田在80年代推出的一款跑车,当年也推出了Type-R高性能版。根据目前已知的消息,11款思域在内饰质感和配置上会有明显进步,1.5T发动机的功率也会有小幅提升。未来还会有2.0L的混动系统可选,依然会是紧凑型车中最有竞争力的产品。

全新宾治

不过除了例行更换的新思域和缤智,本田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多新产品。它要想和丰田的车海战术抗衡,恐怕会面临不小的压力。

比起两个领域的百花齐放,日产似乎更像一个“小厂”。在售车型中,销量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

其中轩逸更是一骑绝尘,自2020年夺得销量冠军以来,今年的表现同样强劲。轩逸的辉煌背后,隐约折射出日产产品线的单一和薄弱。

虽然逍客每个月能拿到12000多辆,但比起本田缤智/XR-V弱多了,作为一款上市7年多、即将换代的老车,琦君还是一如既往的强劲。凭借多年积累的口碑和良好的性价比,依然能取得月销过万的业绩。

天籁的性能在换代后受到了凯美瑞和雅阁的打压。VC-Turbo优越的性能伴随着昂贵的价格,真正受欢迎的车型还是2.0L自吸版。更重要的是,由于上一代天籁在产品末期疯狂打折,又恰好遇上国内网约车热潮,瞬间成为“专车”的代表,一下子打破了天籁原本树立的居家舒适的印象,让它在很多人心目中变成了“出租车”,说服了一大批想买天籁当家用车的用户。

有些人可能会说,黑客和琦君将被取代。日产在中国不是“前途无量”吗?未来是否可期,还得先看看日产的换代车型是什么情况!首先,新一代琦君已经在中国发布。虽然它的出现是个别的,但也不是不可接受的。内饰质感和底盘质感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些方面都可以算是新奇骏的卖点。

不过新奇骏最大的槽点是全系搭载1.5T VC-Turbo三缸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相信大家看到“三缸”这个词,就知道新奇骏以后肯定没前途,但是以后可以“被骗”!之前无论通用、本田、宝马、丰田,都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你,三缸在中国真的行不通。实际上,日产敢于放眼世界,打造了一款全线三缸琦君。我只能说是有勇气。

不过对于日产来说,还有两款车值得期待,那就是即将换代上市的全新逍客,以及刚刚在工信部完成申报的e-power混合动力轩逸。

首先是逍客,全新逍客的外观和内饰也进行了全面升级,看起来更符合当下时代的风格。此外,新逍客在动力方面将不再使用祖传的2.0L自吸发动机。而是会提供与奔驰A级相同的1.3T四缸发动机和热效率高的1.5T e-power混动系统。前者性能优异,后者油耗诱人。两种选择都适合你。

混合动力轩逸的出现对进一步提高日产的销量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目前轩逸的销量很大一部分是网约车司机,他们开车里程多,非常注重车辆的使用成本,大部分时间都在市区行驶。这对于1.2L增程式结构的e-power系统来说绝对是如鱼得水,因为它没有变速箱,1.2L发动机只负责发电,为136马力的驱动电机提供电能。乘坐舒适性完全可以媲美电动车,工信部综合油耗仅为4.1L/100km,在性能更强的前提下比纯汽油低1L左右。

对于日产来说,母公司“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糟糕的财务状况已经不允许他们再搞车海战术了。要想提振国内市场份额,只能寄希望于新逍客、新琦君、混动轩逸等车型能够获得更好的销量。

目前雷克萨斯作为日系品牌份额的第四大品牌,近两年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主要是因为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可其主打的“原装进口”理念,再加上其在可靠性和售后政策上的极佳口碑,销量甚至高于国内其他日系品牌。

ES依然是雷克萨斯的热门车型。作为一款起步价近30万的纯进口车,月均1万多辆的销量确实很惊人。尤其是占ES车销量一半以上的ES200,在接近30万的价位,只用了一台2.0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明显偏弱。但从用户的角度来看,ES越受欢迎,越说明真正买雷克萨斯的人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不会盲目追求马力和加速成绩。

RX作为现款汉兰达的“精装修”车型,居然拿到了月均4000多辆的销量数据。要知道,这款车的起步价早就超过40万了,顶配车型已经卖到80万了,而且店里根本没有优惠。RX虽然在级别和尺寸上高于同价位的X3、GLC L等车型,但能让消费者放弃BBA而选择雷克萨斯,确实说明这个品牌有一批忠实的粉丝。

现金NX

至于现在的NX,真的是一款价格远远超过自身产品价值的车。好在新一代NX前两天刚结束首秀,今年就要进口转内销了。外观和内饰完全创新,还采用了最新的TNGA架构。目前NX底盘质感和舒适性不足的问题也会得到弥补。

全新NX

动力方面,新NX的2.4T发动机不会引入国内销售。中国将提供2.5L 8AT、全新2.5L混动、2.5L插电式混动三套动力,比目前较弱的2.0L CVT和老款2.5L混动系统强很多。PHEV系统的加入还可以帮助提升雷克萨斯品牌在中国的新能源积分,降低企业平均油耗。如果新款NX能保持与现款NX相同的价格水平(30.22-54.20万),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值得一提的是LM,虽然很多人说它是换壳Erffa,200万级别最贵的4缸自吸发动机,0-100km/h加速15秒等等。,不影响其在富人中的受欢迎程度。其实对于这种面子属性远大于汽车实用属性的产品来说,参数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车主坐在后排,让别人知道他有钱,才是最重要的。

ES200也是日本进口的。

就雷克萨斯而言,只要保持“日本进口”的卖点,不在品牌营销上搞什么幺蛾子,目前他们的产品至少可以保证未来三年内雷克萨斯在国内是进口车销量第一。

日系品牌份额排名第五的是有“日系宝马”之称的马自达,市场份额约为3.3%。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厂,马自达在国内的产品线只有六款车,整个品牌每月累计销量只有13000台左右,连一辆卡罗拉的一半都不到!不过,毕竟马自达本身就是个小汽车厂,走小而美的路线还是可以的。

作为整个马自达品牌的畅销车型,马自达3昂克赛拉的目标用户是那些在意颜值、运动、个性的年轻人。正因如此,在昂克赛拉的销量中,排量更大、价格更高的2.0L版本占总销量的73.9%。也就是说大部分买了昂科威赛拉的车主都选择了更贵的2.0L版本这和其他一些车型入门动力的热销情况正好相反!

从安格塞拉的表现不难看出。虽然它的价格不便宜,动力相对1.5T思域没有优势,后排空也不宽裕,但凭借漂亮的外观和内饰还是能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对于这种小厂作品,完全没必要做大做全。把一两个卖点做到极致就够了。

如果说昂克赛拉是任性的选择,那么剩下的马自达车型就没有任何资本任性了。无论是CX-5还是阿特兹,他们这个级别的用户大多都不是追求外观的年轻人。而且由于它们的价格高于昂克赛拉,难免会有部分消费者将其与CR-V、RAV4、雅阁、凯美瑞等车型进行对比。更何况由于马自达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慢,除了昂科威赛拉和CX-30,其他车型都比较老,尤其是CX-5和阿特兹,在国内上市快8年了。如果再选择外形设计,会有审美疲劳。

作为日系品牌“其他”的一员,三菱汽车目前在日系品牌中的市场份额约为1.3%。从在售车型来看,欧蓝德依然是全村的希望,月均3700辆的销量对于三菱来说已经是喜人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欧蓝德也在海外发布,外观设计更硬朗,内饰更有质感,不再是现款的粗犷风格。更重要的是,新欧蓝德将与新日产琦君基于相同的CMF-C/D平台打造,动力部分也将采用日产的2.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CVT变速箱。

在全新的琦君已经成为全系1.5T三缸系统的前提下,全新的欧蓝德作为全新的琦君的换壳车型,有热销的可能。新欧蓝德上市后,三菱可以抢占与琦君相同的平台,大力营销所有四缸发动机。也许真的能抢一些原本打算买琦君,但因为三缸发动机而犹豫的用户。所以三菱什么时候国产新欧蓝德,很可能会成为三菱品牌在华复苏的转折点。

作为日产旗下的豪华品牌,英国菲尼迪最近两年在中国的日子并不好过。主力车型QX50和Q50L没有一款月均销量过千,其他进口车型销量微乎其微。其实英国和菲尼迪沦落到现在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其母公司日产自身的财务状况比较堪忧,英国菲尼迪根本没有太多资金用于研发新车。所以目前在售的英伦和菲尼迪车型中,除了上市才3年的QX50,其他都是上市多年的老款车。当年他们的竞争力还可以,现在还不够。

QX50虽然外观漂亮,内饰也有自己的风格,但作为一款豪华中型SUV,QX50最大的问题还是CVT变速箱的使用。虽然CVT变速箱在低配车型上没有问题,但是买豪车的用户其实很在意这些硬件。一辆豪华SUV居然用CVT,真的不好说。

至于在国内上市七年的Q50L,外观一点没变,动力也没变。竞争对手“34C”相继换代,Q50L早已销声匿迹。目前日产集团还没有升级Q50的计划,即使升级也可能出于成本考虑,使用与天籁相同的水平前驱平台,甚至“大后超”的称号都可能没有了。

如今,国内车迷对斯巴鲁唯一的期待,可能就是全新BRZ能否引入国内了。至于在售的森林人、傲虎等车型,更多的是被斯巴鲁品牌的忠实粉丝所吸引。目前斯巴鲁在中国最大的尴尬就是外观和内饰相比对手毫无竞争力,动力系统不够澎湃。况且很多消费者对安全性和操控性的认知都不是很强。再加上纯进口状态导致的价格高,后期维修麻烦,预计销量也不乐观。

作为在中国最差的日系品牌,讴歌目前在中国市场只提供两款车型,分别是CDX和RDX。这两款车的月平均销量都在300台出头。这么低的销量,实在找不到这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继续存在的意义。

讴歌已经到了这个阶段。除了品牌本身宣传不好,也和产品有很大关系。比如最初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TLX-L,后排空间极其宽敞空,外观也很运动。

但是如果你坐进TLX-L的车,你会发现这款车的内饰和9代本田雅阁很像,一点豪华感都没有,更别说普通品牌和豪华品牌的差距了,甚至比10代雅阁还要小。如何能引起豪华车消费者的兴趣?这种尴尬也存在于目前在售的CDX和RDX车型上,这是讴歌面临的最大问题,因为它离不开本田车型。对于讴歌这个一向平庸的品牌来说,恐怕是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丰田和本田谁是日本的领导者?这个问题在每个日本面条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本田一直以运动者的形象示人,不失家的形象,尤其是近两年推出地球梦发动机后,在性能上一直击败丰田。丰田在保持一贯的可靠性和耐用性的同时,引入了TNGA架构,大大提升了车辆的质感和安全性。从中国市场的销量来看,过去几年本田一直领先于丰田。最近两年,丰田实现了超车。相信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今明两年“两块田”还会有一些争斗~

丰田和本田你更喜欢谁?

本文标签: 日本汽车钢材怎么样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