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办公百科

新闻稿件隐性差错该如何有效校对

时间: 2022-04-07 19:57:22

新闻稿件隐性差错该如何有效校对

  新闻稿件中的差错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差错的校对相对容易,隐性差错不易察觉,故校对难度相对较大。本文试就隐性差错的概念、特点、类型及消灭隐性差错的措施展开论述。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报纸版面的不断增加以及新媒体对纸质媒体的冲击,报纸新闻稿件中的差错也不断引人注目。新闻稿件中的差错五花八门,主要分为显性差错和隐性差错两大类。

  一、隐性差错的概念及特点
  

  隐性差错,顾名思义,即不容易被辨识、发现的隐藏性错误。隐性差错在新闻稿件中比较常见,又是编辑在审稿过程中最容易忽略、最难把握、最常出错的地方。隐性差错往往藏身于各种文字、数据、语法中,稍不留神就会见诸报端。仅仅停留在文字、标点、格式表面的“校异同”,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新闻事业发展的要求,校对人员更应该具有“校是非”的能力,通过仔细推敲、由表及里地消灭隐性差错。另外,隐性差错具有模糊性。有些语句表面上没有毛病,但读起来总感觉有问题,可又说不清哪里有错,这正是由隐性差错的模糊性所导致。这时的校对切忌轻视问题,必须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反复求证。
  
  二、隐性差错的类型
  
  隐性差错的类型纷繁复杂,笔者结合日常校对工作,将最常出现的隐性差错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常识类隐性差错。校对人员虽不是通古博今、知文达理的专家,但有些常识性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比如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春风得意马蹄急”,初看字面并无差错,但细究后,发现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一句诗。原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疾”表现出诗人迎着春风策马扬鞭的喜悦之情,而“急”却无法表达这一思想。再比如“城乡接合部”错为“城乡结合部”。城乡接合部是指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而城乡结合部按字面理解是指城市与乡村相结合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是不存在的。一篇报道环卫工人的新闻稿说:“他从事环卫工作30年,扫帚就用坏了1万多把。”30年是10950天,平均一天用坏一把扫帚,这明显不符合常理。
  
  2.简称类隐性差错。简称是必不可少的新闻稿件写作方式,简称不但能节省写作时间,而且使行文顺畅简洁。但是简称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范,许多简称是约定俗成的,一旦违规使用,势必会造成歧义。简称的错误使用更多地体现在地名和专有名词方面,比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许多记者将其简称为“莫力达瓦旗”是错误的,其简称应为“莫旗”。某报曾有一篇“普高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开始”的报道,从“体育专业”4字可以推断出这里的“普高”是指“普通高等学校”,而“普高”已被约定俗成为“普通高中”,这个简称就造成了明显的歧义。再比如将“冬季锻炼”简称为“冬炼”都是不规范的简称。简称的使用虽有其优越性,但如果模棱两可、无法确定时,建议直接书写全称以避免出错。
  
  3.习惯类隐性差错。习惯类隐性差错是指人们长期以来对某些词语(组)的经常性的错误的使用。比如“该犯罪团伙涉案金额高达千万,受害人遍及北京、广东、广西等省市。”冷不丁校对时发现并无不妥,但政治感敏锐的人一眼就会发现,记者将广西和其他两省市并列,“广西壮族自治区”不能误认为“省市”,犯了行政区划不清楚的错误。这类错误还更多地体现在成语使用方面。再如一则公益广告 “危房改造首当其冲。”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如果编辑望文生义,将其理解为“首要位置”或“领头作用”,将大错特错。习惯类隐性差错常常以假乱真、辨识困难,长期以来人们已对这类错误形成思维定势,以至于以讹传讹。
  
  4.数据类隐性差错。经济报道日益受到广大读者关注,经济类新闻稿件中的数据较多,也易出错。主要表现为数据使用不准确、产生数据的主体不准确、缺乏比较数据、数据与数据之间以及数据与文字之间的关系混乱。
  
  三、消灭隐性差错的措施
  

  面对纷繁复杂的隐性差错,要求校对人员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清醒的政治意识与强烈的责任意识,时刻保持政治警觉与职业敏感。笔者以为,消灭新闻稿件隐性差错有以下几项措施:
  
  首先,要努力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广采博纳,这是消灭隐性差错的基础。校对人员要广泛涉猎历史、哲学、地理、科技、法律、经济、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力争将自己锻造成为一名“杂家”。日常工作中要注重积累,将各种容易忽视的隐性差错备录在案并熟记于心。时代在发展,新式语言词汇也在不断增多,这就要求校对人员不断充实知识储备库。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要参考最新出版的文字资料,使每一次的改正都有理有据。中央及地方政府的一些新提法,要及时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如果对这些新提法学习不到位,就不能把国家及地方政策准确及时地传达给民众,舆论导向就会出现偏差。
  
  其次,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新闻行业的特殊性,校对工作往往需要在夜班完成。夜班不论是对工作人员的身心状况还是工作环境,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加之校对工作相对枯燥、校对任务大量而繁琐,校对人员的身心状态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校对质量便难免有好坏之分。故此,一名优秀的校对员,必须做到莫贪虚名、耐得寂寞;不厌其烦、持之以恒;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严谨细致、平衡稳定。以饱满的热情出色地完成校对工作,保证校对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党报的公信力与号召力。
  
  再次,要具有质疑精神。校对人员对任何新闻稿件都应该大胆质疑、小心求证,不盲目迷信原稿与权威。例如新华社电子稿件出错率很低,有人遇到电稿时便一瞥而过,孰知权威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笔者就曾多次校检出新华社电稿中的错误。毕竟在快节奏的新闻工作中,差错是难以避免的。遇到疑问或似是而非之处时要敢于质疑、处处留心,思考出错的原因,是因为记者录入文字错误,还是编辑的粗心大意所致,要多问为什么。要充分利用工具书、网络查阅质疑之处,必要时致电询问采访人与被采访人或有关专家学者,力争将新闻稿件中的隐性差错消灭,使作品清晰顺畅地传达思想、完美直观地呈现给受众。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生活百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baike#shb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