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达沃斯论坛logo,本届达沃斯论坛已于19日闭幕
过去几天,群山环绕的瑞士冰雪小镇达沃斯格外热闹。素有“世界经济风向标”之称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于2024年1月19日闭幕,本届达沃斯吸引了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800多名政界、商界、学界等代表,包括6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300多位政要齐聚在此。
当前,世界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国际贸易不振、气候灾难多发等对世界经济构成严峻挑战,本届世界经济论坛选择以“重建信任”为主题,探讨在分裂的世界中实现安全与合作,为新的时代创造增长和就业,人工智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施长期气候、自然与能源战略四大议题。
放眼望去,小镇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各大跨国企业、知名品牌、国际媒体的广告牌。街道两侧,散落着跨国企业搭建的“橱窗”展厅 图/王辉耀 供图
本届达沃斯期间,备受国内外舆论关注的一点是,国务院总理李强率领高规格的庞大代表团出席本届论坛。李强也是自2017年以来出席达沃斯论坛级别最高的中国领导人。“中国派出庞大代表团是本届年会的焦点”,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总裁伊恩·布雷默在此次达沃斯期间提到,“140人的代表团,包括10位部长级官员,且多人有经济背景。”
在1月16日论坛的开幕式上,李强是首位发表特别致辞的领导人,他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并释放出“真心欢迎各国企业继续投资中国”的强烈信号。李强也并不讳言当前外资企业在华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承诺“愿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近半年来,中方推出了一系列优化签证政策以及便利外国人来华的免签举措;但外国人入境中国之后,如何获取使用网络、绑定信用卡、使用手机支付、进行线上预约等实际问题仍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难点与堵点,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
西方媒体将此次中国最大规模代表团的出现描述为“全力重返达沃斯”。而对于中国在达沃斯的“存在感”不断增强,则有美国媒体敏锐地捕捉到了华盛顿方面的“不安”。报道称,美国国务院1月12日的一份文件就曾阐述道,中国代表团中将包括“10名部长级官员”,这促使白宫也要着力加大“魅力外交”攻势。
“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相当于中国声音在达沃斯的全面回归。”参与本届论坛的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时表示,中方释放出要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信号,同时也通过推出优化签证政策等行动将“开放”落到实处。不过,王辉耀也观察到,尽管代表团中有不少中企负责人,但他们在相关边会、活动中的参与度仍不算高。他认为,应充分利用达沃斯这样的国际舞台发出中国企业的声音。
虽如此,大量中国企业家的现场参加,本身已经引发关注。有中方代表在达沃斯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道,中方参会目的是期待参与讨论包括“金融、贸易、商业”在内的一系列广泛问题。一位中国科技企业的高官也说道,“达沃斯是讲述中国故事的好时机”。
逾10位高级官员、百位代表“组团”出席
在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看来,此次年会在“几十年来最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背景下”举行,因此迫切需要重建信任。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政治、经济、科技创新等领域均扮演着重要角色。
值此关键节点,派出高规格代表团出席论坛足以显示出中方对国际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与重视。综合各家媒体报道和论坛官方披露的材料显示,中国代表团中的高级官员大多熟谙经济事务,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等。
除了中国政府代表外,数十位商界领袖、顶尖学者、青年领袖、媒体代表等也在官方名单之列。据现场信息整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副总裁朱民,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春华资本创始人胡祖六,携程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洁,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等多位参会嘉宾在包括全球经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在内的多场活动上发言。
欧亚集团中国企业事务项目主任安娜·阿什顿分析称,“中国对此次论坛的关注显示出中国政府有意愿塑造全球经济关系和发展,同时表明中国政府重视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
对于来到达沃斯论坛的企业而言,这里最吸引人的地方并非主论坛的大会,而是在议程丰富的分会中与世界各国的企业家、客户面对面交流。不仅如此,论坛期间,临近会场街道两侧的广告牌和“门店”橱窗也成为各国企业向世界展示的舞台。尽管此次中方代表团中包含了超过70家企业,但据王辉耀观察,在论坛边会中碰到中国企业家的概率不高,街道两侧也罕有中国企业的展示台。他回忆称,2019年京东在达沃斯论坛期间搭建的展示区令人印象深刻。
“发出中国企业声音最好的场所就在达沃斯,我们目前还未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王辉耀认为,中国企业家应提升在各种边会、活动中的参与,提升议题设置能力。他也注意到,相较而言,外国企业、媒体与智库更擅于在此类国际会议期间“攒局”举办活动。
比尔·盖茨正在一家印度企业的“门店”橱窗内演讲 图/王辉耀 供图
中方释放明确开放信号吸引外资
针对近年来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与营商环境的关切,中方释放出对外开放与合作的信号,呼吁各国企业打消疑虑,继续在华投资。
围绕“重建信任”这一主题,李强在16日的特别致辞中强调了中方的立场,“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他呼吁道,我们敞开怀抱真心欢迎各国企业继续投资中国。
同日,在达沃斯出席午餐会时,李强也向14家跨国公司负责人重申,“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将为各国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新机遇。投资中国就会有丰厚的回报、更好的未来……欢迎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而据北京青年报“政知见”公号整理,陪同李强出席此次午餐会的包括郑栅洁与潘功胜等经济领域官员;沃尔玛、摩根大通、英特尔、巴斯夫、大众、西门子、美国银行、渣打银行、黑石集团等跨国企业CEO也出席了午餐会。
李强总理在瑞士达沃斯出席午餐会,一同出席的还有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左),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右) 图/央视新闻
摩根大通CEO戴蒙(Jamie Dimon)在参加完午餐会后说道,“我很高兴看到人们之间都在讨论交流”。
值得关注的是,在大力鼓励外企投资中国的同时,李强在16日的两场活动中也不讳言当前外资企业在华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承诺“愿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包括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创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良好营商环境;跨国公司关心的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
在去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专门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并特别提及“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此外,也专门要求“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
除了上述在华营商过程中或会遇到的具体问题,在当前严峻复杂、冲突迭起的国际形势下,世界经济不可避免地将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王辉耀发现,在与他交流的数十位外国企业家中,俄乌、巴以冲突等地缘政治风险对投资、贸易带来的不确定性是他们的普遍关切,部分跨国企业家也期待中国在一些地区热点问题中发挥更大作用,“外企对中国投资信心的恢复有一个过程”,王辉耀说道。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外交部发言人近来多次谈及中国在国际冲突、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回应各方关切。对于持续了近两年的俄乌冲突,中方强调“将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而谈及近期伊朗与巴基斯坦的紧张局势时,中方也表示“如果有需要,中方愿意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从“互免”向“单方面免签”转变
从去年至今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来看,中方已经拿出了诚意,这在优化签证政策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近日,就在李强正式访问瑞士、爱尔兰期间,分别于1月15日和17日宣布将给予瑞士、爱尔兰公民单方面免签入境待遇,以便利两国人员往来。据统计,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已先后对新加坡、文莱、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泰国、爱尔兰、瑞士等11个国家推出免签政策,其中大部分为中方“单方面免签”。
部门相关国家也对此作出积极回应:马来西亚宣布自去年12月1日起,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30天内免签证措施;泰国将自今年3月1日起对中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新加坡也将在今年初推出30天互免签证政策。
从近半年的一系列签证政策不难看出,在促进人员往来、吸引外资方面,中方逐渐打破此前互免签证的“常规”。在王辉耀看来,中方以往在免签方面追求对等(即“互免”),近期推出的多项“单方面免签”政策可视为理念上的重大突破,这也是把“开放”的态度落到实处。
“部分西方舆论存在‘妖魔化’中国的取向,而破除这种叙事的最有利做法就是邀请外国投资方、游客来华,百闻不如一见。”从达沃斯现场的反馈来看,王辉耀称,许多外国企业家都高度评价中方推出的单方面免签政策,这让他们去中国变得更加容易。目前,优化签证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仍在外溢,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向媒体表示,去年12月起中国对部分欧盟国家的免签,有助于切实改善企业信心。
除了便利签证的举措外,中方还推出了便利外国人来华的新举措。今年1月11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即日起正式施行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进一步优化了签证办理的具体细节,包括放宽口岸签证申办适用范围、简化过境免签手续、扩大外国人签证补发换发“异地办证”适用范围等。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副局长刘海涛介绍称,这些新措施是为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中存在的卡点、堵点,畅通人员往来,更好地促进全球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