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天后宫简介(泉州天后宫简介史)
泉州天后宫简介:
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占地面积68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山门、戏台、东西阙、正殿、东西廊、寝殿、角亭、梳妆楼等,是现存年代最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祭祀海神妈祖的宫庙,也是历史上妈祖信仰极为重要的传播中心。
与其他闽南宫庙式建筑不同的是,天后宫的山门两侧相连处,建有东西厥(亦称作钟鼓楼),以"秦宫汉阙"的形式彰显着天后宫的威武庄严。而山门背后,与之相连的古戏台,正对着天后宫正殿,这是缘于古时“唱戏酬神”的风俗。
天后宫主体建筑——正殿及其后的寝殿,仍然保存着16世纪之前形成的前殿后寝的建筑布局。虽然历经沧桑,但明清木构建筑至今依旧保存完好,而且保留许多明代构件,石雕、木雕、瓷塑等多种建筑形式融合,建筑格局及构造细节堪称闽南建筑艺术一绝。参观时也遇到两名游客慕名而来,在研究正殿前的龙柱。更为可贵的是寝殿前檐柱还保存着一对十六面青石雕的元代印度教寺石柱,这对石柱虽然没有象泉州开元寺那对同时期的印度教石柱那样刻画印度教神话人物图案,但也弥足珍贵,据说是明代翻修时从他处移置。
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据《泉州府志》载:“是年,泉州浯浦海潮庵僧觉全梦神命作宫,乃推里人徐世昌倡建。”实当浯江巽水二流之汇,番舶客航聚集之地。时,罗城尚在镇南桥内,而是宫适临浯浦之上。”当时建的这座妈祖宫规模已经很大,有三殿、山门、两廊、两亭。以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赐额“顺济” 为名。“顺济”一名为“顺风以济”之意。
宋元时期,天后宫地处泉州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天后宫前的聚宝街,万寿路富美码头是泉州宋元时期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为全城繁华要地。数百年间,多少海运商船满载茶叶、瓷器、丝绸、铁器等外销货物远涉重洋而去,多少蕃舶客航装满珍珠、琥珀、象牙、珊瑚、玛瑙、香料等外来货物不远万里而来,出航祈祷平安,返航谢神保佑,作为航海人精神寄托的顺济宫,自然而然成为民间香火最为鼎盛的宫庙。
天后宫祭祀“海上女神”妈祖。妈祖,原名林默,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林默幼年时就聪明颖悟,过目成诵,她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平素精研医理,教人防疫消灾,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被称为"神女"、"龙女"。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林默羽化升天,年仅28岁。从此以后,传说航海的人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靠海吃饭的渔民、海船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生活百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baike#shb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