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有一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谁说的
“人总有一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这句话是白话文,文言文形式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我国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报任安书》一文中。节选原文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
节选翻译
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这是由于应用死节的地方不同的缘故。最上一等是不辱没先人,其次是不辱没自己,其次是颜面上不受辱,其次是辞令上不受辱,其次是被囚系受辱。
《报任安书》简介
《报任安书》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作者在信中以激愤的心情,饱满的感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
告诫人们的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既要有轻于鸿毛的死,又要有重于泰山的死。轻于鸿毛虽无声无息,但却让人感到人生小确幸。而重于泰山,活的很累却能声震人间,让世人记住他的声音,是某种意义上的大欢喜。重于泰山的牺牲太多,就会很沉重,而轻于鸿毛的死太多,难免会有人间不值得的感慨。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生活百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baike#shbk.net